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
2024-2-28,已超过一年没有更新,但放心,本站内容和图片永久不会失效。
RFID技术简介
RFID,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(射频识别),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,通过发射无线电讯号识别并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数据,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,且无需物理接触。它由询问器(阅读器)和应答器(标签)两部分构成:询问器发送射频信号,接收器则回应相关数据,存储和传输任务由应答器负责。
RFID分类与应用
根据工作频率,RFID技术可分为低频(LF, 135KHz以下)、高频(HF, 13.56MHz)和超高频(UHF, 860-960MHz)三大类。低频常用于门禁系统,高频适用于超市商品追踪,而超高频则适用于仓库管理和物流运输。这些技术在物流、商业、医疗、教育和安全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,如提高物流效率、简化支付流程、保障药品安全和便捷考勤管理等。
RSSI信号强度指示
- wbRSSI(宽频接收信号强度指示):一种宽带信号强度指示器,可在更宽频带范围内测量信号强度,有助于评估通信质量、距离和干扰情况。其具体实现根据无线标准和设备可能有所不同,但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无线链路性能的工具。
- nbRSSI(窄频接收信号强度指示):针对窄带信号设计,关注特定频带内的信号强度,适用于窄带物联网设备和特定通信标准。
EPC与TID在RFID中的角色
- EPC(Electronic Product Code):电子产品代码,是物联网中用于唯一标识物品的标准编码。EPC包含数字信息,如生产日期、批次号和序列号,可由用户定制,具有很高的灵活性。
- TID(Tag Identifier):标签标识符,是每个电子标签出厂时预设的唯一标识,通常为只读,类似人的身份证号码,用以区分不同制造商的标签。
未来发展趋势
随着技术进步,RFID将深度融入物联网,推动智能家居、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。同时,与移动支付技术结合,将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,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。而wbRSSI和nbRSSI作为信号强度指示器,将继续在无线通信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推荐阅读:
评论一下?